优机制提效能 树立服务标杆一是全面开展业务通办,改变过去不少办事大厅窗口职责分工过细、各窗口自扫门前雪的做法,除发照窗口外,12个综合服务窗口均实现商事登记业务通办,统一叫号,统一办理,均衡各窗口业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打破了有的窗口排长队、有的窗口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二是先行先试“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申办事项,实行先予受理和审查,允许“先上车后补票”,避免群众来回跑。三是明确窗口无否决权,对企业提出的没有明文规定的新情况、新需求,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于确定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后及时上报请示,真正让群众知道怎么办。四是构建新型监管体制,针对自贸区注册登记企业无法通过综合业务系统及时推送给属地监管部门的问题,协调河南省工商局在全省工商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中设置3个虚拟工商所,建立了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监管体制,有效避免了监管真空风险。
强素质严管理 打造优质窗口一是建好窗口队伍。在各单位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该局果断从直属单位抽调5名注册能手,加上临时聘用的27名工作人员,坚持“新兵招录”与“师傅引路”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班学习相结合,工商业务与相关部门业务同培训,业务能力与礼仪道德水平同提升;建立每日例会制度,建立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窗口作风纪律持续强化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的工商窗口干部队伍,确保13个办事窗口高效顺畅运行。二是实行限期办结。企业名称核准当场办结,申请开业、变更、注销登记请求合法、手续齐全的3个工作日办结。依托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效能监察,落实“红黄牌”制度,系统对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业务的发出“黄牌”警告,警告后仍不能迅速办结的予以“红牌”问责。三是开辟绿色通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常事快办”的原则,根据申请人需求及实际情况,提供提前介入、主动指导、预约上门、当场办结等服务,解企业燃眉之急。四是开展延时服务。设置延时服务岗,每天安排2~3名窗口人员值班,对于工作时间内不能完成的业务咨询和受理延长工作时间,直至把业务办理完毕。
辛勤付出得到群众充分肯定。郑州市工商局行政审批窗口连续数月在全市行政审批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截至目前,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商事登记综合服务窗口共收到企业送来的锦旗12面、感谢信4封。“关爱企业解忧难,服务助企经济飞”“服务一流,热情高效”……这一面面锦旗,讲述着郑州工商干部悉心为办事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李晓鹏 霍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