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米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什么?
大米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黄粒米和水分超标,其他时有发生的不合格项有农药残留量、污染物镉含量等。
(2)大米镉超标有什么危害?
人长期使用因土壤污染而镉超标的大米,可能会损伤健康。镉慢性中毒最容易损伤肾功能,还可以损伤肝功能。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过度使用化肥是其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 空气和水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
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还可能包括铅、砷、汞、铜、锌等。除了稻米,其他农作物同样有可能受到重金属超标的影响。
(3)黄粒米是怎么产生的,食用有什么危害?
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颜色明显不同的米粒。稻谷收割后因阴雨未能及时干燥,湿谷堆在一起,就会出现黄粒米。贮藏中,如通风或温度不当,稻谷发热,也会出现黄粒米。就是说,稻谷的水分越高,发热的次数越多,出现的黄粒米越多;储存的年限越久,黄粒米的数量也就越多。
产生黄粒米主要是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在色反应,一般认为是粮食中的糖类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颜色。由于黄粒米营养成分减少,酸度、脂肪酸含量、葡萄糖含量增高,淀粉、硫胺素等含量降低,发芽率下降或丧失,粘度、出糙率、整精米率以及品尝品质明显下降。由于黄变米中有产毒菌株,因而能使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