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已然发展成为事关民生和国家的重要问题。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却受制于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服务管理效率低等阻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开始以互联网+养老为发展导向,用创新科技和服务应用解决当下的养老问题。那互联网+养老=智慧居家养老进入信息化?
据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14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而在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目前,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些在市场上相当活跃、55岁以上的“新老年人”,将成为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结合养老产业下游和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目前养老市场潜在规模或已接近5万亿元。
据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14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而在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目前,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些在市场上相当活跃、55岁以上的“新老年人”,将成为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结合养老产业下游和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目前养老市场潜在规模或已接近5万亿元。
一、我国养老产业正处于“重地产,轻服务”的初始阶段
这一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留给市场的印象却是“慢、贵、不赚钱”。
按照“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国际通行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550万张,缺口达450多万张——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甚至尚无真正成熟的发展模式,与庞大的老龄客群的迫切需求不相匹配。
1.单一的养老模式无法撬动市场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产业是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
但在我国,还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仅从企业布局来看,从事养老地产的公司较多,主要是因为该领域最先受益于人口趋势且盈利模式清晰,国内外也有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目前城市的养老机构一般不外乎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这四种,社区的养老服务大多是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等几类。
同时,一些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机构也正在开始试水老龄市场,陆续推出养老专属理财、养老保险、养老金信托等金融产品。但是许多老年消费者仍以储蓄为唯一的理财方式,养老保险也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而缺乏其类型的补充。
2.养老不仅仅是地产的事
即便万科、保利等房地产开发商布局养老地产多年,养老地产、尤其是高端地产的投资已经趋于饱和。但它们大多仍以“养老”作为房产销售的噱头,而忽略了真正的核心盈利点——养老服务。
以养老公寓为例,除产品本身之外,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巨大潜力尚未被开发。物业管理方面,由于老年社区的种种服务类别有别于其他普通社区,它的物业服务费的收取标准相对较高。但房地产开发商缺乏养生、护理和治疗等技术资源,做物业管理常常力不从心。
另外,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社区服务也可以囊括老年顾客的一系列日常——包括订菜送菜服务、厨师服务、清洁卫生服务、病人看护服务、家庭保姆服务、收费钓鱼服务、收费娱乐服务、收费社区活动服务等。
保险机构也应该参与养老地产的开发,将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金融产品,与实体养老社区相结合,整合上游保险产品和下游老年人的服务产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一种从“摇篮”到“天堂”的全新保障模式。目前,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都成立了对应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建立了相应的养生、健康管理中心,希望达到健康管理和养老产业链条的完善。
3.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老年人是疾病的多发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抽样调查,45.1%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或“差”,27.6%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开支为“看病吃药”。同时,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报告预测,国内老年人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将不断上升,2020年达4033.3万人,到2050年会超过7600万人。来自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达到56.1%,家庭养老这一传统方式必将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因此,老年消费者对健康服务需求将呈现多样化、迅速增长态势。老年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健康保险、老年旅游等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完善的养老服务团队,无论从人员培训还是团队管理方面,养老机构都难以做到可持续,加上由于养老项目配套设施多、投资金额高、运营维护标准高,在这种形势下,这一朝阳产业难免被贴上“发展缓慢”、“投入高昂、”“没那么赚钱”的标签。
二、用“互联网思维”做养老,才能突破瓶颈制约
只依靠地产而不开发服务、不同种类的养老产品各自为政、服务专业化严重不足,是目前养老业遭遇发展瓶颈的关键原因。而解救这一局面,需要养老业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
首先,老龄群体有很多种类。养老业务一开始可以通过聚焦“活力老人”群体进军市场——60岁以上、身心健康,对未来生活充满活力和正能量,没有不良嗜好,有一定积蓄和购买能力的人群。
其次,布局养老产业,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甚至是尝试开发平台模式。
养老平台的核心群体是老人,同时还有围绕老人的其他群体,如老人子女、医疗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老人活动中介服务机构、老人用品供应商等,以及可能由其他群体延伸出的关联群体。养老产业商业模式的基础是核心用户(老人)的数量(流量),有了一定的流量才会吸引其他群体进入平台,最终形成体系化的养老生态圈。
用户思维:以广大老龄群体的需求为根本,让老人自己参与到养老产业的建设之中。
简约思维:设计出简单易用又美观大方的产品,让老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能享受产品/服务带来的美好体验。
极致思维:用极致的适老产品和服务,让用户为之兴奋、惊喜。
流量思维:养老产品需要能够快速推向市场,并免费让老龄用户使用,不断更新迭代新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不断上升的流量,最后伺机在其他方面寻找赢利点,或主动创造收费渠道。
澜光智能居家照护服务内容:
1.家用专业护理床、床旁呼叫/护理管理。
2.智慧照护系统标准服务。
蓝牙网关|智能手表或者SOS手环|智能睡眠检测床垫|智能血压/血糖仪|尿酸设备|智慧照护APP|红外防跌倒报警器
3.全科医师团队,咨询服务,电话问询,随访服务。
4.多媒体互动:益智游戏,提供健康讲座,康复常识,饮食建议。
5.个性化定制:
可依据您的实际需求,个性定制更多的服务内容及设备。
购买服务,即可享用智慧照护系统和全套设备。
标准型LGZN-S01服务费低至每天10元
尊享型LGZN-D01服务费低至每天11.6元
联系我们:0371-6092019813015535651
郑州澜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www.hnlg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