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19年关联交易销售额小幅下降。一方面,公司预计2019与航空系统内销售商品金额共计12.83亿元,与公告金额相比下降6.42%,与航空工业集团销售商品71.34亿元,与公告金额相比下降5.45%,主要受交付节奏影响,部分新型号采用新工艺影响了交付。另一方面,公司预计2019年购买航发系统内商品为46.22亿元,较公告金额大幅提高23.98%,主要原因为任务量增加,采购量增加。接受航空工业集团劳务较公告金额提高137.72%。说明公司产量较高,
2020年公司预计向航空工业体系销售商品大幅提高27.72%说明公司对2020年交付充满信心,业绩增长可期。公司预计2020年度向航发体系内销售商品11.52亿元,较2019年执行情况下降10.21%,向航空工业销售商品91.12亿元,与2019年相比提高27.72%,总体来看较2019年预计执行值提高21.85%。
受新工艺技术影响,营收利润有所下滑。公司发布2019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7.93亿元,同比下降7.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36.47%。营收同比减少主要部分型号采用新工艺技术暂未实现销售收入影响,同期公司存货增加35.16%,说明公司生产情况良好,若交付问题解决,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
航发产业龙头,聚焦主业稳步前行
航空发动机产业龙头,聚焦主业业绩稳定增长。公司是国内唯一军用航空发动机产品涵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的企业,是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国内唯一供应商。在国际上,公司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就国内而言,航空发动机产业仍然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公司拥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能力、经验、数据积累以及完备的产品谱系,是国内领先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在下游需求日益扩大,两机专项投入不断增加,航发主业占比持续提升三重推动下,公司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中航发成立确立产业地位,两机专项落地提供资金保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成立正式确立了飞发分离的产业体系,航空发动机研发将不再以满足战机需求为最终目的。作为军用飞机的先导产品,航空发动机当前的产业地位已与飞机整机齐平。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将有能力自主掌控资源投入与研发方向,一型航发、代系发展的预研体系有望逐步建成,切实做到“动力先行”。两机专项落地带来千亿规模发动机专项资金,在高强度的资金支持下,未来几年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有望取得突破式进展,后续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政策有望持续出台。
军用航发需求旺盛,进军民品亦可期待。我国军机正处于更新换代阶段,老旧机型换发与新机列装需求日益旺盛。参照美国航发发展历程,大涵道比航发实行军民两用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现有技术或产品进军民用市场亦可期待。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空间尤其广大,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新城市群的产生,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一国家航空运输市场。近年来国家重视并不断加速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进程,公司积极参与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在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中占得先机。
盈利预测:航空发动机整机核心标的,航空动力国产化趋势前景广阔
我们认为,公司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标的,拥有完善的发动机类型,未来将受益于我国军民用飞机的快速发展和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19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6、13.73和17.6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0%、26.40%、28.22%,相应19年至21年eps分别为0.48、0.61、0.7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3.89倍、34.72倍、27.06倍,维持买入评级。